乐业
- 作者 [日] 川村元气
- 译者 程亮
- 出版社 后浪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7
- 定价 4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32
- 页数 200
- ISBN 9787220107498
乐业
大师的工作哲学
仕事。
《告白》《你的名字》电影制作人川村元气独家探访
宫崎骏等12位巨匠的工作与人生信条,愿你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灯塔
编辑推荐
◎ 什么是“乐业”?
成年以后的绝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工作。既然如此,比起为赚钱而工作,我更愿意为乐享人生而工作。我渴望发自内心地高呼:“我想工作!” 以乐享人生为目的的工作,就是“乐业”。——川村元气
◎ 在事业遭逢瓶颈的一年时间里,电影制作人川村元气带着迷茫与困惑,探访了宫崎骏、山田洋次、秋元康、仓本聪、谷川俊太郎等12位前辈大师。这本书正是这次探访之旅的忠实记录,其中包含了川村元气向12位大师请教得来的弥足珍贵的工作心得和人生感悟。它将带你一窥大师们在事业上不断追求进步的内在驱动力,启发你对“工作真正的意义”“工作与享受人生的关系”等命题的新见解,并激励你开启自己的“乐业”之路。
著者简介
川村元气
1979 年生于横滨。上智大学毕业后,制作了《电车男》《告白》《恶人》《桃花期》《狼孩雨和雪》《寄生兽》《怒》《你的名字》等电影。2010 年,以制作人的身份入选美国《好莱坞报道》杂志的“亚洲新一代”。2011年,获得专门颁给优秀电影制作人的“藤本奖”,成为该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任2012 年路易·威登出品的CG 电影《路易·威登——超越》和2017 年蒂芙尼公司出品的短篇电影《蒂芙尼蓝》的创意总监。同年出版首部小说《如果世上不再有猫》,该作品获书店大奖提名,销量突破140 万册,同名电影已在法国、美国、中国等15 个国家上映。2013年,与佐野研二郎合著的绘本《蒂尼- 气球犬的故事》出版,该作品已确定由NHK电视台拍成动画片。2014年,与益子悠纪合著的绘本《木木》出版,该作品由皮克斯曾获奥斯卡动画短片奖提名的罗伯特·近藤和堤大介导演改编为动漫电影,在全世界各地获得了32个电影奖项。他的第二部小说《亿男》确定会拍成电影在日本和中国上映。其他作品有:第三部小说《四月来临后》,对谈集《学习理科》《超企划会议》,绘本《怪物甜点师》等。
内容简介
你有多久没有发自内心地觉得“ 我想工作”了?学生时代,每个人都有对工作的憧憬。而在真正踏足职场之后,这些愿景往往会随着日复一日的机械工作而磨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开心地混日子,越来越多人觉得,养家糊口是支撑自己工作下去的唯一动力。
本书作者川村元气在世人眼中无疑是事业上的成功者,但不知从何时起,他发现自己也已经深陷于这样的低迷状态中,困惑之下,他决定向业界前辈求教,寻找突破瓶颈、重新出发的力量。在《乐业》中,川村元气探访了宫崎骏、山田洋次、杉本博司、秋元康、谷川俊太郎、坂本龙一等12 位日本文艺界重磅人物。“和我相同年纪的时候,这些大师都在做些什么?”“在工作中遇到烦恼、感到辛苦的时候,他们是如何跨越过去的?”一段段谈话以此为中心徐徐展开。通过交谈,川村元气发现,大师们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不竭动力就是,从经验和失败中得出自己的信念,使工作成为“ 乐业”。只要以乐享人生为目的进行工作,就能让自己乐在其中,甚至能让人生变得更幸福。而通往“乐业”的途径并不唯一,希望读过本书之后,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目 录
山田洋次 1
泽木耕太郎 17
杉本博司 33
仓本聪 49
秋元康 65
宫崎骏 81
糸井重里 97
筱山纪信 113
谷川俊太郎 129
铃木敏夫 145
横尾忠则 161
坂本龙一 177
后记 193
序
“教练,我想打篮球。”
《灌篮高手》第七十一话。
误入歧途的三井寿向安西教练表露了心声。
这一幕令人感动。
我突然想到,现在自己能由衷地说出“我想工作”这句话吗?
我现在之所以工作,只是为了赚钱或争取社会地位,不是吗?
经过一番思考,我发现工作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以赚钱为目的的工作。
另一种是以乐享人生为目的的工作。
是的,工作的目的并非只有赚钱。
正因如此,早已富可敌国的史蒂夫·乔布斯从不曾停止工作。
对他而言,工作必定是乐享人生的一大手段。
以乐享人生为目的的工作。
为之花费再多的时间和精力也不觉辛苦,只盼望自己能够游刃有余,
乐在其中,工作量更是多多益善。
这样的工作,一定能为很多人带来幸福。
甚至足以改变世界。
就像三井寿向教练坦陈“我想打篮球”的心声后,经过刻苦训练,
带领队伍走向胜利一样。
成年以后的绝大部分时间,亦即活着的绝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工作。
既然如此,比起为赚钱而工作,我更愿意为乐享人生而工作。
我渴望发自内心地高呼:“我想工作!”
对于这样的“工作”,我更想称之为“乐业”。
以乐享人生为目的的工作,就是“乐业”。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我们会感到不安和不满,不知道当前的工作方式是对是错。
工作中尽是自己做不好、搞不懂的事。
总是陷入窘况,承受着人际关系的压力。
知道自己必须有所改变,却很难做出改变。
甚至连鼓起勇气也做不到。
我们真能从事以乐享人生为目的的“乐业”吗?
怎样才能抓住机会呢?
这个念头一起,我便开始启程寻找属于我的“安西教练”。
他们是工作在这个世界的第一线,通过“乐业”为世界带来乐趣的
大师。
我问他们:
“像我这个年纪的时候,您在憧憬什么,思考什么,又是如何工作的呢?”
“如今回首过往,您经历了哪些痛苦和喜悦?”
“最终有何发现?”
果然,他们的话语之中满是关于如何乐享人生的“工作的教诲”,
以及如何使世界变得更加有趣的“工作的启迪”。
我想通过本书,尽可能地将他们的原话呈现给读者诸君。
希望所有工作中的人读完本书,都能生出“我想从事乐业”的念头。
后 记
访谈数月后,山田洋次导演给我打来电话。
他当真实现了当初所说的构想——“组织供不同代人交流的电影沙龙”。
从那以后,每两个月一次。
以山田洋次、大林宣彦导演为首的电影人齐集涩谷。
这位言出必行的巨匠在沙龙上不断向年轻导演发出提问。
还想学习,还想工作,还想进步——这些热情在他身上洋溢四射。
一年之间,我接连采访了十二位巨匠。
“像我这么大的时候,您在做什么?”
没有一个人对自己的故事夸夸其谈。
迄今为止做了什么样的工作?从今以后想做什么样的工作?
每个人最后都谈到了“未来”。正是那样的态度,使他们成为特殊
的存在。
为什么要一直工作?
他们肯定知道理由——
使人生变快乐的正是“乐业”。
但同时我想,
也许是因为时代不同了。
如今,所有常规领域都已被人开拓。
胜负已然显而易见。
无论是改变自己,还是改变世界,都不容易。
此时我突然想到:
“心生放弃之念的那一刻,比赛就结束了。”
《灌篮高手》第六十九话。
比赛眼看就要结束时,安西教练对打算放弃取胜的三井寿如此说道。
一年之间。
我还分别问了十二位巨匠另一个问题:
“在工作中遇到烦恼、感到辛苦的时候,您是如何跨越过去的?”
通过模仿去学习;让自己一直是门外汉;正视自己的原体验;
逼迫自己坚持;不纠结于犯错;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事物;
使生活变得有趣;接纳世界;探究集体无意识;
当个旁观者;在崩解的前方找到出路;为原创而学习。
每个人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成功跨越了障碍。
他们从经验和失败中得出自己的信念,使工作成为 “乐业”。
方法并非只有一种。
因人而异。
答案在任何商业书籍里都没写。
只能在工作过程中发现独属于自己的“乐业”。
我觉得,直到今天,我才看见了工作的真正意义和严峻形势。
我觉得,自己每次都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你正在做的是‘乐业’
吗?”
貌似自由实则不自由的现代。状况依然严峻。
机会迟迟不至。身边的人际关系很不理想。
即使收获了成功,仍有失败潜伏在不远处。
然而,我们只能工作。
即使慨叹,纵然悔恨,也无济于事。
只能边工作边寻找答案,尽力使工作成为“乐业”。
因为,心生放弃之念的那一刻,比赛就结束了。
最后。
山田洋次先生、泽木耕太郎先生、杉本博司先生、仓本聪先生、秋
元康先生、宫崎骏先生、糸井重里先生、筱山纪信先生、谷川俊太
郎先生、铃木敏夫先生、横尾忠则先生、坂本龙一先生
真的感谢你们。
多亏你们的教诲,我现在无比渴望从事“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