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的法则
- 作者 [日] 铃木博毅
- 译者 邓一多
-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年4月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16
- 页数 256
- ISBN 978-7-210-08891-2
著 者:[日] 铃木博毅
译 者:邓一多 字 数:177千
书 号:978-7-210-08891-2 页 数:256
出 版:江西人民出版社 印 张:16
尺 寸:165毫米×230毫米 开 本:1/16
版 次:2017年4月第1版 装 帧:平装
印 次:2017年4月第1次印刷 定 价:45.00元
正文用纸:胶版纸
编辑推荐
为了与读者谈一谈什么是战略、什么是商业模式,作者精读了30多本管理学名著,花了十几年时间去实践。这本书告诉我们,与其重复别人走过的坎坷路,不如带着前人的智慧和教训迎接未来。所以,在本书中,作者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总结了10个领域的30个突破窠臼的商业战略布局和引领潮流的商业模式,让读者能够了解管理学大师们的胜利法则,观察著名管理案例的细节。用这一本书,读者就能读透管理学史上的中外名著,与人聊商业、聊管理、聊战略,再也不用露怯。
著者简介
铃木博毅:
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综合政策学系,长期从事商业战略、组织、营销等咨询工作,曾担任MPS Consulting日本区总裁,又有日本本土大型咨询公司工作经历,积累了大量公司战略方面的知识和经验。2001年,铃木博毅创立自己的咨询公司,将分析战略论和企业史,寻找创新的线索作为毕生的事业。他为多家企业制定过战略,也协助过许多企业进行变革,帮主客户击退著名的大企业,成为顾客满意度排名第一的企业,或成为日本业界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成功案例数不胜数。
他针对现代企业人所写的《超入门失败的本质》(超入門失敗の本質),提炼了日本组织学名著《失败的本质》的精华部分,以贴近大众的写作手法和语言,将战略和创新介绍给广大的普通读者,在日本销售过14万册。其他著作还有《企业变革入门》(企業変革入門)、《从市场占有率学习克服逆境的工作术》(ガンダムが教えてくれたこと)、《改变气氛随心所欲驱动他人的方法》(空気を変えて思いどおりに人を動かす方法)等。
译者简介
邓一多
毕业于日本九州大学比较社会文化学府。专攻日本社会文化,取得日本语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就读期间担任九州大学《现代史/现代社会》课程助教。曾在第九届国际日本语教育・日本研究学会等大型国际学会上进行演讲。在日期间曾为亚洲电视剧研讨会、日本房地产公司承担文件翻译及口译工作。 吉林省翻译者协会会员。
出版译本有《哈佛商学院的社交宴会学》、《很严厉但下属却不反感的训斥方法》、《开家温暖的店,遇见温暖的人》《咯咯哒和她的孩子们》系列丛书、《我就是不想变成你喜欢的那种人》等,另有《阿德勒心理学》《危机倒计时》《比特币》等译本正在出版编辑中。
内容简介
竞争中如何求胜?平稳中如何求创新?萧条中如何求生存?本书精选了古今中外30个重要的战略,浓缩历史上最著名的战略家、管理学家的经典名著,汇集成极简的战略智慧,让普通人也能从孙子学逆转,跟拿破仑学最大化自己的优势,向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学效率最大化,又或是像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那样卓越地自我管理,看麦肯锡公司如何游刃有余地解决世界名企的困扰。
无论你是想打破僵局、锻炼战略性思维的普通职员,还是致力于解决团队困境的领导,又或是开拓进取的创业者,都能从本书获得解决之道,实际运用于工作现场。从孙子兵法到亚历山大,从德鲁克到麦肯锡,三千年战略思维帮助你在管理中赢未来,职场上提效率,生活中增智谋!
简 目
前言/ 1
第1章 决定胜负的领导力战略/ 1
第2章 决定战局的军事战略/ 21
第3章 让生产最大化的效率化战略/ 49
第4章 打破组织界限的执行力战略/ 69
第5章 打破组织界限的执行力战略/ 91
第6章 战胜对手的竞争战略/ 105
第7章 解决问题的框架战略/ 131
第8章 解决问题的框架战略/ 155
第9章 改变规则的创新战略/ 181
第10章 21世纪战略,创造一个新生态系统/ 205
结 语/ 231
出版后记/ 233
前 言
前言 人类3000年来的战略,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近年来,对历史和古典的关注,正隐隐成为一种热潮。宏
观地回望历史,并再度学习历史教训的人在逐渐增多。诸如《枪炮、病菌与钢铁》 等俯瞰历史的佳作被广泛阅读。
因为我们身处的时代,我们无法清晰地看到乐观的未来,所以才需要从历史的变革中寻找启示。我们寻找的也不是雕虫小技,而是能够洞察人类本质的智慧。
从孙子、克劳塞维茨、兰彻斯特、德鲁克、波特、科特勒、麦肯锡公司到克里斯坦森,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一口气读完人类 3000年历史中的重要战略,了解它们的精髓。
我们需要了解的不仅仅是某一单独的战略,而是要在历史全局中对它们加以审视俯瞰,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洞察历史变革的一切。学习 3000年来的战略,这不是怀旧主义,而是为了破除眼前的迷障。学习过去的经验,在当下活用,筑梦未来。
严格筛选有用的战略
从古代的军事战略到现代的经营战略,本书将古今中外的重要战略加以甄选、分类和整理,希望对这几类人能有所助益:为企业转型而烦恼不堪的经营者;必须带领团队拿出成绩的领导者;无论如何都想达成目标的商人;以及欲解决所有商业问题的人。
在人类 3000年的历史中,掩盖着无数的战略。本书的终极目标就
是为当代商人筛选出有益的战略,并使其能够活用于商业现场。
·古代战争中的战术及统率力
·在近代战争中左右胜负的军事战略
·让组织高效发挥机能的经营法则
·使效率最大化的生产线管理方法
·在市场中超越对手的竞争战略
·描绘蓝图,提高员工工作动力的战略
·打破固有观念的创新战略
本书将对以上这些战略加以解说,使其能够运用于现代商业中。
如今,商人们都希望自己拥有战略性思维。以往那些由于不得要领而不得不放置的课题,在本书中,你必定能找到破解的策略。
从无数战略中,我们获得了超越个人的智慧
在历史小说《孙子》(海音寺潮五郎著)中,有“兵法学者”和“兵法家”两种人。“兵法学者”是指直接背诵教科书的人,“兵法家”则是指能游刃有余地运用兵法的人。
战略如果仅仅被当作知识是毫无意义的。
将战略要点加以整理,让读者能够运用才是我们的目的。
从无数战略中获得超越个人的智慧,这也是本书的目标。作为古代兵法名作的《孙子兵法》,受到微软前董事长比尔·盖茨及已故松下总裁松下幸之助的喜爱,不正是因为他们看穿了古代战争跟时下商业的共通之处吗?
学习那些突破时代界限的战略家的思想,一定会让我们在未来开拓出新天地。
现代商业和古代战争共通的“胜利法则”
新的战略在学习以往战略的过程中产生。活跃于公元前 5世纪的孙武、公元前 4世纪的亚历山大大帝,他们也学习了前人的战史。
《孙子兵法》是距今 2500年前的著作,其中反映了许多前人的智慧。本书以 3000年作为战略的历史跨度,也正是因为如此。
那么,古代战争跟现代商业的共通之处究竟是什么呢?
是人类战争中不变的本质。战争和以在竞争中获胜为目的的现代商业,都是为了一决雌雄。
本书通过对诸多战略的分析及提炼,将隐秘的战争“胜利法则”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大家。
为了打败对手,怎样制定战略?
为什么要组合战略,它又适用于什么样的战场呢?
通过战略的力量,可以消灭一个国家,亦可以创建超级帝国。3000年来,战略让人类流了无数的血泪,也让人类拥有了无上的荣光。
战略的真相会让人脊背发凉。正是它的作用,才产生了各个时代国家的盛衰荣辱。
如今的战场上,使用的是什么战略?
你听到敌军骑兵愈来愈响的马蹄声了吗?
敌我双方正在激战,你听到大炮的轰鸣了吗?
你听到生死一瞬拼尽全力挥砍刀剑的金属声了吗?
千军万马的生死、家族的名誉、挚爱之人的命运,这些都与你的战略息息相关。
那充满轰鸣、嘶吼及悲鸣的战场,急需你去扭转。唯一的突破口,就是制定的战略。我方人员都忍受着战争的残酷凝望着你,等待你发号施令。
从想要锻炼自己战略思维的商人,到决定公司命运的经营者,以及欲打破团队封闭的领导,都能通过本书介绍的战略历史找到解决方略。
战略能帮助你打开那些无法打开的门,它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工具。希望本书能够帮助各位读者打开属于自己的未来之门。
铃木博毅
2014年7月
正文赏读
01 逆向战略
孙武“孙子兵法”:攻敌不备,以少胜多
为何3万吴军打败了20万楚军?
2500 年前的一位天才军事谋略家
说到最强的“战略指导书”,很多人都会首先想起《孙子兵法》。
比尔·盖茨、孙正义、松下幸之助等名人都对这部名作爱不释手。
公元前 5世纪前后的中国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吴国地处东南。孙武经由掌握重权的吴国大夫伍子胥的举荐,成为吴国的将军。
《孙子兵法》正是由具有丰富战争指挥经验的孙武所著,全书分十三篇来记述战争战略。
公元前 506年,吴楚争战,孙武用其卓越的佯攻战略战胜了数倍于吴军的楚军,并发起攻击,五战五胜,不消十日就攻陷了楚国的首都。
孙武在吴国效力期间,吴国令周边诸国无不胆寒。那么,其最强的战略指导书《孙子兵法》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位 2500年前的天才军事谋略家的思想吧!
“兵不厌诈”
《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中写道: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攻其无备,出其无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孙武为削弱楚军的兵力,在边境展开多次佯攻。当吃惊的楚军赶到,吴军早已退却。如此反复数年,这种佯攻让楚军苦不堪言。
不仅如此,决战时,吴军假装要攻击固若金汤的楚军阵地,并且对外传出吴军正朝楚国国都赶去的消息,实际上只是路过。楚军对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慌乱不已,急忙前去拦阻吴军。待楚军抵达时已经疲惫不堪,结果惨败于军力薄弱的吴军。
面对楚国 20万强兵,吴军以 3万军力就取得了戏剧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