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特点:
看点一:开放性思维
不同于其他政治类书籍的单一视角,作者采用多元开放的思维方式,将政治问题置于整个国际环境中,除了学科内的研究,还从地理、历史、经济、宗教、文化、地区个性等多个角度对政治问题进行剖析。
看点二:批判性观点
不论是民主制还是独裁制,本书在审视所有的政治制度时都带着怀疑的眼光,用批判的态度分析不同国家的不同制度,重视之前被忽略的微小细节和差异,叙议结合,鼓励读者对政治问题做出自己的判断。
看点三:全球性比较
全书始终贯彻比较思路,既有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也有制度相似国家的横向比较。同时作者兼顾全球视角,从历史、制度、文化、现状、争议五个维度透视世界上9个各具特色的国家。
看点四:问题式引导
每章均设有“问题与讨论”,提示本章核心内容;问题意识是作者的核心理念,在正文和专栏叙述中不时抛出问题,激起读者的公民意识,引导他们以此为线索,建构属于自己的国家常识。
著者简介
迈克尔·罗斯金(Michael G. Roskin),美国当代著名政治学家,曾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莱康明大学政治科学系主任,2008年退休。他在1991—1994年曾任美国陆军战争学院战略研究所访问教授,在政治科学和比较政治学领域颇有建树。著有《政治科学》、《国际关系新世界》、《民主苦旅:四个发展中国家》、《中东政治:文化和冲突》等。
译者简介:
夏维勇,法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专业,现任教于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杨勇,毕业于北京市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现就职于北京是建筑设计研究院。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运用比较政治学的方法,深入浅出地对世界部分典型国家进行观察和描述,从中选取了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印度、墨西哥、尼日利亚、伊朗这9个国家作为分析的模型,以生动简洁的语言从历史、重要制度、政治文化、互动模式、争论等5个方面讲述公众需要了解的“国家常识”。
作者将国家的历史、地理与当代的发展现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运用大量篇幅追溯各国的历史,穿插地图直接展现各国所处的地缘环境,并且着重阐述了历史源流与地理环境对政治文化的变迁、制度的变更与当代议题的发展的影响。在叙述过程中,作者还强调了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特性、经济发展状况和教育制度。
目 录
前 言 3
第1章 国家的概念 2
1.1 现代国家 4
1.2 民族主义的兴起 6
1.3 寻找争论 6
1.4 历史影响 7
1.5 重要制度 9
1.6 政治文化 11
1.7 互动模式 12
1.8 人们在争论什么 16
第一部分 发达国家 18
第2章 英国的历史影响 20
2.1 大宪章 23
2.2 议会的兴起 24
2.3 亨利八世 25
2.4 议会对国王 26
2.5 克伦威尔的英格兰共和国 27
2.6 “光荣革命” 28
2.7 首相的兴起 28
2.8 议会的民主化 30
2.9 福利国家的兴起 31
第3章 英国的重要制度 34
3.1 君主 35
3.2 内阁 36
3.3 首相 38
3.4 下议院 41
3.5 下议院如何工作 44
3.6 出类拔萃的贵族 45
3.7 政党 46
第4章 英国的政治文化 50
4.1 “公”学 52
4.2 “牛津剑桥” 53
4.3 阶级与投票 54
4.4 顺从的英国人? 54
4.5 英国文明 56
4.6 实用主义 56
4.7 传统与象征 59
4.8 合法性与权威 59
4.9 阿尔斯特之伤 60
4.10 变化中的政治文化 61
第5章 英国的互动模式 64
5.1 全国性和地方性政党 66
5.2 党内政治 66
5.3 政党和利益集团 69
5.4 针锋相对的政党 71
5.5 内阁与公务员 72
5.6 行政部门与利益集团 74
第6章 英国人在争论什么 76
6.1 “英国病” 77
6.2 撒切尔的药方 78
6.3 国民医疗的难题 80
6.4 北爱尔兰问题解决了吗? 83
6.5 英国的种族问题 83
6.6 英国与欧洲 85
6.7 大不列颠或小英格兰? 88
第7章 法国的历史影响 90
7.1 罗马的影响 91
7.2 法国绝对主义的兴起 93
7.3 路易十四:绝对主义的顶峰 95
7.4 为什么法国大革命会爆发? 95
7.5 从自由走向专制 99
7.6 波旁王朝复辟 100
7.7 第三共和国 102
7.8 维希政权:法国再度分裂 103
7.9 第四共和国 104
第8章 法国的重要制度 106
8.1 半总统制 107
8.2 总理和内阁 113
8.3 国民议会 115
8.4 反击的参议院 118
8.5 法国的多党制 119
8.6 法国的选举制 119
8.7 宪法委员会 121
第9章 法国的政治文化 122
9.1 法国人各种态度的历史根源 124
9.2 不信任的氛围 125
9.3 令人厌恶的分裂 126
9.4 让人埋头苦读的学校 128
9.5 “高等专科学校” 129
9.6 害怕“面对面” 130
9.7 自由还是权威? 132
9.8 社会阶级 133
9.9 伟大的平静 133
第10章 法国的互动模式 136
10.1 正在出现的政党制度 138
10.2 法国共产党的衰落 139
10.3 分裂的右翼 140
10.4 僵局的循环 142
10.5 全民公决热 144
10.6 四分五裂的工会 145
10.7 商界和官僚机构 146
10.8 永恒的官僚机构 147
10.9 官僚机构的管理 148
第11章 法国人在争论什么 150
11.1 大企业对小企业 152
11.2 私有化问题 154
11.3 失业问题 156
11.4 法国的种族问题 159
11.5 法国的教育问题 162
11.6 法国与欧洲 162
第12章 德国的历史影响 164
12.1 日耳曼人是谁? 165
12.2 四分五裂的民族 167
12.3 普鲁士的兴起 169
12.4 德国人的民族主义 171
12.5 第二帝国 173
12.6 惨败:第一次世界大战 176
12.7 没有民主派的共和国 177
12.8 第三帝国 179
12.9 占领 180
第13章 德国的重要制度 184
13.1 总统 185
13.2 总理 187
13.3 内阁 190
13.4 联邦议院 190
13.5 宪法法院 192
13.6 从“2+”制到多党制? 193
13.7 联邦参议院 195
13.8 分裂的选举制 198
第14章 德国的政治文化 200
14.1 道德真空 201
14.2 对过去的记忆 202
14.3 代沟 205
14.4 一个正常的德国? 205
14.5 迷失方向的统一 208
14.6 战争疲乏症的终结 210
14.7 针对精英的学校教育 211
14.8 德国人的性格分裂 212
第15章 德国的互动模式 214
15.1 政党和选民 215
15.2 总理和选民 217
15.3 德国人的解盟? 220
15.4 联邦议院和公民 221
15.5 工会—政党联系 223
15.6 州与柏林 224
15.7 德国人的投票模式 225
第16章 德国人在争论什么 230
16.1 奇迹的终结 232
16.2 如何融合两个经济体 236
16.3 福利有多少? 238
16.4 外国人的浪潮 239
16.5 柏林会是魏玛吗? 241
第17章 欧洲联盟 244
17.1 满怀希望的思想史 247
17.2 “更加紧密的联盟” 250
17.3 民主赤字 253
17.4 波兰水管工的攻击 258
17.5 自由主义的欧洲对社会的欧洲 260
17.6 对欧元的怀疑 262
17.7 欧洲的预算战 262
17.8 接下来是什么? 263
第18章 日 本 266
18.1 日本的封建制度 267
18.2 欧洲人的撞击 269
18.3 武力侵入 270
18.4 1868年明治维新 271
18.5 战争之路 272
18.6 太平洋战争 273
18.7 从废墟中崛起 274
18.8 首相 276
18.9 国会 277
18.10 政党 278
18.11 日本的选举制 279
18.12 政府各省 280
18.13 日本的地方组织 282
18.14 团体崇拜 285
18.15 对用功学生的教育 286
18.16 工薪族的死亡 287
18.17 “新人类” 288
18.18 指挥中的官僚 290
18.19 腐败丑闻 291
18.20 无人负责? 293
18.21 没有输家 294
18.22 没有变化的改革 295
18.23 日本的经济奇迹 295
18.24 日本成功的秘密 296
18.25 从泡沫到破灭 297
18.26 日本应该重整军备吗? 299
第19章 俄罗斯的历史影响 302
19.1 斯拉夫民族 303
19.2 俄罗斯人的专制统治 305
19.3 绝对主义或者无政府状态? 305
19.4 自上而下的现代化 307
19.5 西化派和斯拉夫派 307
19.6 从挫折到革命 308
19.7 马克思主义来到俄罗斯 308
19.8 序幕:1905年革命 309
19.9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崩溃 311
19.10 革命和内战 313
19.11 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 316
第20章 俄罗斯的重要制度 318
20.1 斯大林体制 319
20.2 新制度 324
20.3 建设中的政党制 332
第21章 俄罗斯的政治文化 334
21.1 俄罗斯人的差异 335
21.2 合法性面具 337
21.3 意识形态的幻觉 339
21.4 市民社会的再发现 339
21.5 自然的平等主义者? 340
21.6 俄罗斯人的种族主义 341
21.7 不安全的文化 342
21.8 俄罗斯:多疑的或正常的? 345
第22章 俄罗斯的互动模式 348
22.1 改革派对保守派 349
22.2 总统对抗议会 351
22.3 驯服寡头 353
22.4 两个黑手党 356
22.5 军队 357
22.6 转型成什么? 362
第23章 俄罗斯人在争论什么 364
23.1 苏联为什么会崩溃 365
23.2 如何改革 367
23.3 从卢布的废墟中重新出发 367
23.4 恢复失去的共和国? 371
23.5 俄罗斯走哪条路? 374
第二部分 发展中国家 378
第24章 印 度 380
24.1 伊斯兰教的到来 383
24.2 英国控制下的印度 384
24.3 印度独立 385
24.4 总理 390
24.5 两院制议会 392
24.6 碎片化的政党制度 392
24.7 印度的联邦制 394
24.8 印度的司法系统 394
24.9 印度的宗教 395
24.10 数以千计的种姓 396
24.11 腐败与政治 399
24.12 印度碎片化的政治 401
24.13 暴力的印度 401
24.14 尼赫鲁式的经济学 405
24.15 一个世俗的或印度教的印度? 407
24.16 配额与选民 407
24.17 大众教育或精英教育? 408
24.18 外交政策:中立或结盟? 408
24.19 亚洲的大赌注 409
第25章 墨西哥 412
25.1 新西班牙 415
25.2 墨西哥的独立 416
25.3 在君主国和共和国之间 417
25.4 墨西哥革命 419
25.5 制度化的革命 420
25.6 六年任期总统制 423
25.7 墨西哥的立法机构 426
25.8 墨西哥的前一党独大制 427
25.9 墨西哥的联邦制 430
25.10 墨西哥的印第安人遗产 433
25.11 引进的意识形态 434
25.12 革命制度党的内部政治 438
25.13 墨西哥的天主教 441
25.14 犯罪与政治 441
25.15 人口和工作 443
25.16 北美自由贸易区问题 445
25.17 毒品:墨西哥的或美国的问题? 446
25.18 非法的或无证的? 447
25.19 现代墨西哥? 447
第26章 尼日利亚 450
26.1 欧洲人的到来 451
26.2 对非洲的争夺 455
26.3 殖民期间的事件 456
26.4 独立 460
26.5 从英国模式到美国模式 462
26.6 尼日利亚的联邦制 462
26.7 国民议会 464
26.8 尼日利亚的政党 464
26.9 尼日利亚的碎片化 465
26.10 伊博人和比夫拉 467
26.11 尼日利亚的问题 468
26.12 没有民主制的民主派 470
26.13 政变次数统计 473
26.14 腐败因素 476
26.15 石油与民主 479
第27章 伊 朗 482
27.1 阿拉伯的征服 483
27.2 西方的渗透 485
27.3 第一巴列维 487
27.4 最后的巴列维 488
27.5 神权政治 490
27.6 伊朗的立法机构 491
27.7 正在出现的政党? 493
27.8 不自由的制度 494
27.9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伊斯兰教 497
27.10 民主制和权威 497
27.11 伊朗的民族主义 499
27.12 作为一种政治工具的宗教 500
27.13 伊朗的温和派和伊斯兰教主义
27.14 革命燃尽 505
27.15 伊朗经济走向何方? 506
27.16 关于伊斯兰教遮遮掩掩的辩论 508
27.17 作为一个地区性大国的伊朗 510
27.18 革命的结局不好? 511
结语:十国的教训 515
出版后记 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