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特色:
选对笔墨纸砚,迈出学习书法第一步
端正执笔坐姿,养成受益终身好习惯
参照运笔图解,让你轻松下笔写好字
临摹名家碑帖,走上书法进阶通衢路
何传馨 台北故宫书画处处长
张炳煌 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传席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徐卫新 华夏艺术品投资基金顾问
梅墨生 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部副主任
黄光男 台湾艺术大学校长
陶晴山 书画家
龚鹏程 中国文学评论家•教授
联合推荐
推荐语:
书法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此书无疑通幽门径。
习字入门,识书初阶。
书法者,一为道法,一为方法,是书直指法门。
此书分析清晰,点破了有心学习却不能学好的原因。深入了解后可有系统、有方向地体会学习书法的乐趣。
——书画家 陶晴山
本书从作者的习书经验,以客观的立场,阐述书法学习的真谛和有效的进步方法,内容非常清晰易懂,在当今书法从式微转渐振兴的时候,确是好书。
——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炳煌
著译者简介
侯吉谅,台湾嘉义人;中兴大学食品科学系毕业,师承江兆申先生,曾获“时报文学奖”等多项奖项。兼擅现代文学、书画篆刻创作,并长期致力笔墨、纸张的材料研究,以及书法教学。已在中国台湾、日本、美国举行多次个展,出版诗集《交响诗》等七本,散文集《神来之笔》等十六本,画册《画品与纸品》等七本。
他为推广书法教育不遗余力,首创以几何、力学解析书法观念及技巧,并将多年书写秘技公开于《如何写书法》,期许让更多喜爱书法的人少走冤枉路。
内容简介
本书从观念心法和技术工具两个方面教导初学者上手。在观念心法篇,作者打破了许多学习书法的陈旧观念,解答了初学者常遇到的问题,点破许多人学不好书法的原因,一针见血。在技术工具篇,则详细介绍了书法的工具、材料和技法,让有心学习书法的人,一看就懂,享受书法的乐趣。此外,书中配有多幅名家碑帖的精美彩图,以及精心制作的笔画运行分解示意图,方便书法爱好者参照学习。
本书文字浅显,条理清晰,图文解说,囊括书法的观念、方法、工具和步骤,是一本学习书法的完整入门书。初学者遵照本书学习,可以从选择笔墨纸砚、端正执笔坐姿到运笔书写、临碑摹帖,一步步走上书法进阶之路。
目 录
自序一 学习书法的正确方法
自序二 善其事者,必利其器
上篇 观念心法
第一章 学习书法的基本观念
牵一发而动全身
养成认真的习惯
初学书法学什么?
你选错书法老师了吗?
自己练字,行吗?
实证的学问
写给希望小孩子学书法的家长
写字的重要
你为什么不懂书法?
临 摹
临摹的极限
写字的两种方法
教学书法的师徒关系
美学赏析的误导
熟悉是唯一的
不要做单笔画练习
第二章 书法与工具
工具、技巧、乐趣
说 笔
买 笔
纸 张
墨与墨汁
墨 条
砚 台
试 墨
纸张与字体风格
第三章 写字的进阶概念
书法入门秘诀
写书法从什么字体开始
书法线条的力道
眼力与手力
临摹与创作
书法与天才
书法秘要
第四章 常见的错误观念与技法
书法老师教错啦!
书法老师又错了!
第五章 我这样教、学书法
我是这样练书法的
我这样教书法
为什么要一直学
下篇 技术工具
第六章 书法史的基本认识
书法与几何──小篆字体的发明及其美感
书法与力学──隶书的书写技术及其美感来源
书法与个性──晋人书法的美学基础
书法与点画──唐楷的技术基础与限制
第七章 笔 法
篆 书
隶 书
楷 书
第八章 书法的工具与材料
基本的书法工具与材料
笔
墨
砚
纸
字 帖
书法与纸张的关系
第九章 姿势与执笔
写字姿势
桌椅高度的配合
执 笔
轻悬腕
用 笔
中 锋
附 录 练习楷书顺序
出版后记
序 言
我一直想出版《如何写书法》这样一本书,把学习书法应该有的基本观念和方法,一次说完。
书法曾经很重要,是传统读书人最基本的技术之一,读书要从识字写字开始,而书法就是识字写字的技术。
在科举时代,书法写得好不好,甚至会影响考试成绩,影响一生的成就。
一九二○年代以后,书法渐渐没落,因为方便使用的硬笔传入,慢慢取代了毛笔。到了一九九○年以后的电脑时代,人们更是渐渐不再手写,写字被打字取代,书法更寂寞了。
然而就是因为这样,所以写书法这件事更显得重要。
关于写字的重要,是我在本书中首先要提到的观念。
写书法不容易,光是和写书法有关的工具材料就不容易认识,更何况和写毛笔字有关的技术、观念,有许多以讹传讹的错误,不但浪费了许多人写字的时间、热情,而且造成更多以讹传讹的误解。
“学习”,无非就是习得正确的知识,以及不断的排疑解惑。
关于书法的许多错误的观念如果不说清楚,对学习必然造成很大的阻碍和困扰,所以,除了讲解、示范正确的方法,《如何写书法》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家排除错误的观念。
《如何写书法》不一定能带领想要学习书法的人进入书法的堂奥,但至少让你不会因为错误的观念而被耽误终生。
然而,很重要的是,书法入门指南,并不能教会你写书法,只能告诉你,什么是学习书法的正确方法和观念。
知道方法,和学会写字是两件事。不要以为你知道方法,你就会写字。
要学会书法,必须找一位老师,追随学习;自学书法很难成功,甚至可以说不可能成功。
要学会书法,还是得跟随老师,而你选的老师适不适当,也可以用本书的观念去检验,如果老师不好,我的建议是,赶快换老师。
还是要提醒读者,学习书法的正确观念,比急忙写字更重要。花几个小时的时间,把观念的部分读一读,有了基本的概念,再来了解书法的工具、材料、技法,可以省去许多摸索的时间。
当然,许多观念不是只看一遍就会了解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有什么问题,就应该回头看看观念篇的说明、解释,有了书写经验以后再读观念说明,会有更大收获,相信可以得到大部分的答案。
历来谈书法,大都谈写字的技术、风格、欣赏、历史、典故等等,很少完整介绍书法的工具、材料、技法。事实上,工具、材料是技法的基础,技法决定了风格,一旦工具、材料改变了,通常技法也就会跟着改变,技法改变,风格也就变了。
秦朝的篆书、汉朝的隶书为什么长那个样子?晋朝人的书法为什么在行草上有极大的成就?魏碑的字为什么那么特殊?唐朝为什么会出现楷书?而宋朝人的行书,为什么又和晋朝人不同?
这些书法上的重要问题,为什么历代书论很少触及?
主要的原因,是历来谈书法,极少探究工具、材料与技法的关系。
书法的演化,除了书法字体的演变、应用,最大的关键,就是工具、材料的改变,带动了技法的改变。
工具、材料的发明、制作,本来是为了当时的书写而服务的,但当工具、材料改变到了某个程度以后,就会反过来影响技法。
从汉朝的隶书到晋朝的行草,为什么书写的文字风格产生那么大的变化?是因为少数几个书法天才如王羲之的努力吗?当然不是,书法风格改变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书写工具、材料的改变。
因此,学习书法,很重要的功课就是认识工具、材料与技巧、风格之间的关系,如果不懂工具、材料,技法永远不能升级、风格也就无从产生。
因此,再提醒大家,本书不能只看技术的部份,还要仔细详读有关工具、材料的介绍。